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静脉曲张
编号:13636350
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5日 《中外医疗》 201522
     【摘要】目的探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高危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单侧手术时间(44+9)min、切口数量(3±1)个、术中失血量(20±9)mL、术后住院时间(4±2)d;组单侧手术时间(79±9)min、切口数量(5±2)个、术中失血量(59±19)mL、术后住院时间(11±3)d;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9%,对照组为82.22%(P
    【关键词】静脉曲张;结扎:腔内激光: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4.3

    【文献标识码】A
, 百拇医药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46-03

    大隐静脉曲张在外科中较为多见,且在劳动量较重以及需长时间站立的人群中多发。目前,微创技术和相应的科学器械的逐渐发展,使激光闭合术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上不断普及,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在临床疗效、术后痊愈以及创伤等方面更具优势。为探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现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以盲分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26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在12~47岁之间,平均(28.7±2.8)岁。对照组27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在14-46岁之间,平均(62.6±2.6)岁。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观察组:手术开始前首先标记曲张静脉,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麻醉产生效果后病人取平卧位,选取腹股沟股动脉搏动点作为切口外侧,根据皮肤纹选择2.0cm大小的横向切口,在卵圆窝处将大隐静脉主干及属支充分游离,然后将各属支扎住,踝上扎止血带。在内踝前侧上部大隐静脉首端采用套管针实施穿刺,取出针芯,伸入微导丝,传送到腹股沟韧带下,置人5F直形导管,沿着微导丝伸至腹股沟韧带卵圆窝下侧2.0cm位置。无法顺侧将管道置入的患者可以从游离出的大隐静脉逆向将导管置入。将微导丝取出,激光光纤从导管中伸入,顺导管将红外线光标传送到腹股沟位置后暂停向前推行。通过腹股沟切口可见大隐静脉腔内导管或光纤顶端的光标,在激光治疗之前首先进行对大隐静脉结扎。在大腿位置没定激光功率为14W,小腿位置12W。每隔1s维持1s脉冲。开始脉冲之后,满满向外撤离导管与光纤,按照从上向下的顺序闭塞大隐静脉主十道,沿套管针将激光光纤伸入,逐个闭塞各浅静脉。通过小切口将经脉团切下除去,同时结扎。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最好开机准备,并将激光设置为准备模式;与内踝上方约2cm处使用留置针直接对大隐静脉进行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留置管套,好引导导丝通过管道进行静脉,并放置腹股沟韧带处:在激光红外光的引导下进行定位,并顺皮纹做横向小切口同时分离皮下组织以及大隐静脉,后结扎。在大腿位置没定激光功率为14W,小腿位置12W。每隔1s维持1s脉冲。
, 百拇医药
    1.3 疗效观察

    手术完成后,对两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时间、下肢切口数量、手术失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进行记录。手术完成后选择第1、3、6、12个月再次观察彩超下肢静脉通畅情形,并记录是否出现复发情况及相关并发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百拇医药     2.2 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腿数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9%,对照组为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下肢浅静脉曲张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为下肢静脉曲张团块、肢体红肿发胀、酸痛不适等皮肤的异常情况,对患者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阻碍。1895年由Perthes最先创造了高位结扎及加逆行分段剥脱术,这种手术方法作为对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治疗方式使用到今天,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对病人产生较大创伤、手术需较多切口、手术后需较长时间恢复以及无法满足患者审美需要等缺点。

    仅采用EVLT对大隐静脉曲张进行治疗时,无法确保将大隐静脉的属支完全闭塞,有手术完成后发生静脉属支重新回流及再次曲张的几率,大隐静脉封闭后也有几率再通。所以该院选择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的方法进行治疗以降低再通的可能性,除此之外,EVLT进行过程中配合人员应当及时对手术区进行压迫同时患者在手术完成后进行穿弹力袜的长时间压迫,可促进静脉腔闭塞,提高患者的预后。小腿区迂曲静脉成团者,可采取激光放射状烧灼或者点状切口剥除,视野可见属支均采取结扎的方式能够明显避免相同位置浅静脉曲张的再次出现。
, http://www.100md.com
    EVLT是利用在下肢静脉腔内传送激光引发沸腾血液,因此出现蒸汽泡造成静脉壁因热度而损伤,促进血液凝集,管腔内部出现大面积血栓,达到静脉腔闭塞而满足治疗效果。EVLT主要适用于存在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征,经过彩超静脉造影检查确诊未发生股隐静脉瓣膜功能障碍以及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在手术的治疗效果上,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因高位结扎联合EVLT在临床上属于创伤较小的手术方法,因此在手术时间、下肢切口数量等几个临床指标上与常规的手术方法相比有着显著的优处。而手术之后并发症例如皮下淤血斑,往往发生于股部和膝关节内部,主要可能由于太高的激光功率导致静脉壁破损。因此,对于治疗中激光功率的把握、手术中手法的力度、治疗过程中对治疗区压迫时间,手术之后淤血的区域采用纱布挚加压包扎同时配合治疗区物理方法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皮下淤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该文观察,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9%,对照组为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http://www.100md.com(冰峰 金翻亮)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静脉曲张